冷知識像毒藥,必須均衡攝取,偏食容易中毒。

我所關注的重要與不重要的事實

2019年9月11日 星期三

[破解] 六個大眾當成常識,卻早就被鑑定是天大迷思的「科學」理論

六個迷思是:
  1. 菠菜有大量鐵質
    1.5 本迷思出自古早某人粗心看錯小數點,以為實驗值是十倍
  2. 維他命C可以預防感冒,或至少讓感冒快點好
  3. 冷天裡人體的熱量主要由頭部流失
  4. 一個人一天要喝八杯水
  5. 吃到糖分會讓小孩躁動
  6. 人體內外總和,算起來有90%的細胞都是細菌,大部分位在大腸
我們趁這次一次糾正過來。


影片 [英字幕]

「常識」之所以形成,是加速人際溝通效率的產物。

即使在嚴謹的科學論文裡也難以一一列舉所有概念的出處和證據。例如「物質是由原子構成的」「人體需要食物空氣和水」。時常會當作是給定的背景知識,不加說明而提出。

在知識傳播的過程中,尤其是在學科萌芽的渾沌未明時期,常常會形成一些理論的雛形、粗糙的、錯誤的、脈絡錯置的「迷思」。

迷思藉由假裝成常識——基於某些原因(經常是商業廣告)被廣為傳播。因為聽起來不太離譜,令聽眾覺得「之前八成有別人確認過真實性了吧」,滾雪球般口耳相傳,漸漸被大部分人接受。

直到有好事者追問起來,有時是出於職業科學家的專業堅持——也就是說在寫論文的時候非得找到出處不可,才能給一段話附上文獻出處......於是才追根究柢的去做文獻回顧的工作。

這時才發現,按陰陽,需要得付給 JSTOR 或 Elsevier 幾百歐元才能瀏覽那篇論文喔。

於是身為菜鳥科學家的你決定:「算了,我就照抄之前維基百科,或至少其他人論文裡寫的內容好了,他們總該讀過原始文獻吧。」於是如此,由黑心商人築起的付費之牆 paywall 促成了眾人的不察與迷思的延續。

不過我們現在有了摧毀付費之牆的利器:_____以下消音_____。
scihub
回到影片中提到的那幾個迷思,標題寫七個迷思,實際只有六個。少的那個,則是關於第一個迷思由來的迷思 ← 全面迷思。

首先 #菠菜富含鐵質的迷思 來自大力水手卜派......化學上菠菜的鐵質含量算是高的,甚至和一些肉類相當。這只是大致相當,還要看計算標準是以乾重計算......等等細節。問題是,鐵質更高的堅果類也大有果在呀,光提菠菜不過是廠商的廣告形象攻勢。

更大的問題是,植物性的鐵經腸胃道吸收的吸收率低。營養學上已經很清楚,來自動物和「血基質」結合型態的鐵(heme iron)更容易被腸胃吸收,而植物性鐵常常是和有機酸結合,不容易解離出來被吸收。

尤其是菠菜中含有大量的草酸(酢醬草酸 oxalic acid),它被視為是一種「負營養素」,草酸根因為它的四個氧原子帶有負電,容易找上金屬離子沉澱,變得更加不容易吸收。

但老實說,因為人體很複雜、消化過程很複雜、食物的成分也很複雜,因此相對應的營養學就更是複雜了。

任何營養學相關的結論與建議,即使不是錯的,也都可以加上「但是,沒有這麼簡單」這個前提與警語。

實際上,一個健康的成人只要飲食不要太偏,你神奇的腸胃(含肝臟)大多時機都知道自己需要什麼養分,不需要什麼養分,藉由一些內生性的激素自行加以調節吸收的。

*小警語:特殊慢性病患,或腸胃做過切除手術等等的病友,請加強注意營養師教你的食物吉凶衛教,你的身體並不能說是一般平常的身體。

第二項是 #維他命C防感冒的迷思,這不實但歷久彌新的公關宣傳,來自於兩次諾貝爾獎得主鮑林(Linus Pauling)。鮑林本身是化學家,不過他第二次諾貝爾獎則是和平獎,他老人家推動了列強廢除地上核武測試。

鮑林是聽從友人推薦的偏方,才覺得維他命C好棒棒的。他確知維他命C,也就是抗壞血酸(ascorbic acid)在化學上有抗氧化的性質。所以鮑林就長年身體力行,每天服用超高劑量的維他命C,有病治病沒病強身,延年益壽補中益氣......最主要是,鮑林自覺似乎真的很久沒感冒了。

但是,在後續的大規模隨機臨床試驗中——受試對象遠多於鮑林的一個人(n=1)——證實了,維他命C在預防感冒、縮減感冒病程,甚至減緩感冒症狀都沒什麼bird用,和安慰劑無異。雙料諾貝爾獎得主的意見,遇上系統化收集的證據就不值一提了。

事實上最近有人大規模回顧文獻,總體結論是,現代人幾乎啥營養素都不缺了,所以幾乎任何營養素補充劑,都沒有能幫助你的健康的地方——這是相關的科普報導(簡中)
  « 最新研究顯示“所有維生素礦物質和其他營養補充劑都無保健效果”,靠譜嗎?» --科學松鼠會

我喜歡這樣形容:「要健康就得吃些什麼、補些什麼」都是落伍一萬年左右的思維了。現代人輕易就可以吃得比路易十四還要好更營養均衡,秦始皇、埃及法老王、亞歷山大大帝......看到現代魯蛇的超高生活品質都會流淚的。

身為現代魯蛇,不要吃太多罹患三高代謝症候群就好了XD。要健康的關鍵也許不是問「吃什麼」,而是要問「做什麼」(生活型態)和「需要知道什麼」(生活心態)了。

至於「越珍稀的東西越有療效」這種迷思,身為一個科宅都快不知道要說什麼了,這大致上是落後十萬年左右的巫術思維

第三個迷思 #頭要保暖 的緣由非常愚蠢,那是一次測試軍人冬天不戴帽行軍時的熱量散失。阿兵哥的全身都保暖了,只不帶帽子,那當然多半熱量都從頭部散失啊。能得到的邏輯結論只有「體熱會從暴露於空氣的體表散失」而已囧。

這迷思又和「著涼對身體不好」的古老經驗合流,形成了有一種叫媽媽覺得你會冷的社會關懷表現。在近代,又生出了排寒養生,是一種認為把人包成粽子就百毒不侵的信仰。表過不提。

#一天需要八杯水 的迷思也是這樣,忽略了原句只是一個比喻的說法,並且也忽略原來營養學家有強調,日常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就大約足夠了,那八杯不是一個定數。

實際上你渴不渴,下視丘裡的滲透壓中樞就會用口渴感提醒你了。如果你是特殊職業,憋著渴習慣了,以至於口渴感有點壞掉,那就注意自己的尿液不要太黃到變橘色就可以了。

理由是腎臟過濾血液是需要耗能的,當血液滲透壓越高,生產尿液、排出廢物與鹽就需要越高的能量。因為這些物質非常想重新滲透回血液裡,腎臟要靠主動運輸,耗能地去持續把他們推到尿中。

即使你的腎臟細胞(腎元、腎小管等等)受得了這樣高耗能運轉——海水魚、海豚和海獺的腎臟就很了不起——泌尿道太少尿液流過,也容易導致泌尿道感染的。

#吃到甜食小孩會抓狂、至少精力格外旺盛、專注力下降嗎?很簡單,只要用代糖阿斯巴甜作為對照組實驗就能決定了。

更簡單的,甚至不需要代糖,研究者只要和父母說他們給小孩喝了含糖飲料,父母就會覺得小孩似乎比較皮,無論實際上有沒有喝XDD。到頭來絕大部分只是暗示效果。邏輯上,小孩就是皮,一些糖不會加劇他的皮,只會也許讓他們變肥。

最後,#「人體內寄居著的細菌數量幾乎是人體本身細胞的十倍」迷思

這迷思的產生大部分是以訛傳訛,最初只是科學家簡單的「估算」人體內細菌(以大腸菌叢為主要)數量,另一些科學家簡單估算人體細胞總數。有好事的人把兩個數字合在一起看。

問題出在精確度。在科學估算的世界裡,高估低估一個數量級(order of magnitude),也就是高估十倍、或低估成十分之一,都還算是不錯可用的估計。科學估計就是那些使用「讓我們把人體想像成一顆真空裡完美的球體」開頭,簡化到過頭、甚至有點可愛的估計。

實際上腸道裡以多少細菌,嚴重依賴於有多少食物消化殘渣,以及細菌有多少時間複製等等因素。

而「人體有多少顆細胞」這問題更是難以想像的困難,因為人體細胞的大小尺度變異實在太大啦。如果需要假定一個平均細胞體積,再用它除人體體積,那我們到底是要把這個平均值定在紅血球(直徑 7 微米)和卵細胞(直徑 100 微米),體積來說是相差三個半數量級,中間的哪裡呢?尤其紅血球數量極多,卵細胞極少。 * 7^3= 343, 100^3=1,000,000

最可靠的方法還是把人體打碎,藉由測量總共有多少DNA來判斷了吧,畢竟除了紅血球,其他細胞都有細胞核(血小板不被視為細胞,而是被歸類為有活性的細胞碎片)。所以只要把細菌DNA扣掉,再把紅血球數加回去就完成了吧。

我們就稱這方法為鋼之煉金術師法。

ㄜ,顯然在正常社會的倫理條件下,並不允許任何人(即使是遺體)被徹底打碎分解,僅僅只是為了探究「人有幾個細胞」這種冷知識的吧。

但最終,還是有科學家得出了各方面都禁得起檢驗的估計值,他的方法詳細請看這一篇報導
  «你還相信人體細菌比細胞多嗎?看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»-- TechNews 科技新報

結論就是人體的細胞數量比原本估計的要多一點,細菌數量比原本估計少一點。因此原本估計十倍的差距,再更精密的方法學之下被抹平了,變成 1:1。

因此人體身上只有一半多一點(如果你便祕)或少一點(如果你禁食讓大腸排空)的細胞是細菌。

<本集完>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