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知識像毒藥,必須均衡攝取,偏食容易中毒。

我所關注的重要與不重要的事實

2014年5月21日 星期三

[垃圾話] 提升社會心理健康芻議 - 或 你他媽的這世界是還想運轉多快

出處
Tags: 認知、社會病理、選擇專注(selective attention)、保護機制、保險絲、感覺超載、人際疏離、冷漠社會


. 我提倡「無報紙、新聞(、臉書)週」--已經滿心焦慮的人不需要知道社會大事,留給其他心理處在平衡附近的人關心就好,你焦慮就休息先。早睡早起,吃早餐,做體操,維持規律生活。

. 理由是,除了極少數人,人的腦袋根本沒辦法消化絕大多數的資訊、變動太快的現象,而替代策略則是在訊息從眼 耳 鼻 舌--層層上傳到腦之間的過程,就會自然作到很好的【過濾】工作。

. 如果這層過濾機制壞了,腦袋就會被慢性操死,並且注意不到你本該注意的東西,反而腦袋被無用之物充滿。

. 即使撐著眼皮仍無限期支持滑手機黨;或是包括我本人、和我認識的一干「分頁總是開太多黨」是類似的狀況吧。

. 還有一些身體上的症狀,頭痛、肩頸痠痛、腸胃不適、失眠、過敏性鼻炎--這就是根本不存在 DSM 4 裡面的傳奇性現代疾病:自律神經失調 的典型身體表現(somatic complaint)。

. 我總覺得 自律神經失調 可以改叫更貼切的 現代社會暈車症

不過幸好 (過於充足的) 睡眠是我專用解藥。這是後話。

Angelo Trezzini - 疲累的女裁縫
Wikimedia commons

. 你知道嗎?1976 年一對好奇的心理學家夫妻調查,發現 城市人走路速度與人口規模成正相關! (這個〝冷常識〞是我在找關鍵字 law of scaling 意外發現的驚喜。不蓋你,這篇論文上了Nature )。

. 至於原因則眾說紛紜,有人歸因於「時間就是金錢」--高級天龍人的時間成本比較高。後人證實,個人相對購買力指標 PPP越高,步速越快;也有人猜測,這是群眾處在 感覺超載(sensory overload)的徵象--就是說「塊陶啊,待在人群這麼多的地方我的腦袋都快當機了。」

是故標題「你他媽的這世界是還想運轉多快」


. 在背景雜訊中選擇性挑選與自己相關程度最高者,這個腦與心智的正常功能稱為「雞尾酒會效應」(cocktail party effect)[IOTBS: 在網路世代保持專注]。

. 一點都沒錯!忽略跟專心是同一回事,是認知過程的一體兩面--當你極度專心就會忽略掉更多,例如打電動不覺肚飢、禪定不覺腿麻。

我喜歡這種見似矛盾。這是我的矛盾禪。


. 若你心智健康,那麼向外伸出觸手(向外,不是向奇怪的地方),尋找和接受適當的心智刺激、頭腦運動,很不錯。

. 然而,沒道理叫精疲力竭的馬拉松選手去多跑幾圈。

. 刻意忽略例外與異常、制式化認知、活一個規律化的生活,對於長期處於壓力與焦慮、甚至為精神障礙所苦的病人、以及上了年紀心智容量與彈性都退化的一群人,是一種庇護與養息。

. 是啊。真實世界是靠北複雜,那又怎樣,這些人、這些心靈的橡皮筋都已彈性疲乏,快要理智斷線了。你叫他認清現實啊~別再不實際啊~張大眼睛看清楚啊~認真打臉啊......

. 他明明就心智RAM不足嘛,繼續逼迫,想見在你眼前當機暴走嗎。

這就是缺德的道德,愚蠢的聰明。

澆點水,冷靜冷靜
姓名標示非商業用途授權分享 j.t.cph保留部分權利 /Flickr
. 所以我支持新‧馬斯洛需求金字塔,底層是廉價且流暢的網路基礎建設 (換言之: WiFi!)。似乎誤把所有人都假設成網路成癮了,不管。

. 此外,地方的媽媽需要更優質/令人入迷的戲劇節目、地方的宅宅每周固定有新番能追、球迷有球賽看、文青有咖啡館可上、歌迷有歌能聽、貓奴有貓能摸、蠹魚有書能沉迷......簡而言之有小確幸能享,有另一個世界能沉浸療傷。

你說小確幸正在慢性扼殺這個社會?我說身心靈的慢性超額運轉,換言之--不知節制與剝削--才會。


>>其他,待增

. 對炫富行為懲罰性的社會心理健康罰款(有錢本身沒問題,但不懂用錢,只會造成你腦滿腸肥暴發戶,人家相對剝奪徒增外部成本,還造成社會公共心理衛生問題)

. 不平則鳴和靜默內省之間的斟酌。

. 習慣平凡。習慣在80億人的世界上,你毫不特別,無法任何方式特別。即使用傷害人、歪曲、誇張、作惡的方式,那也與人無異,只是蔓延於世界的「楚波畢拉斯基症候群」(coined by 加藤元浩。出處,有雷。)而已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