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知識像毒藥,必須均衡攝取,偏食容易中毒。

我所關注的重要與不重要的事實

2014年5月5日 星期一

TED-ED 從食物鏈的頂端向下:野化我們的世界 - 喬治 蒙比爾特

IRW #13

從食物鏈的頂端向下:野化我們的世界 - 喬治 蒙比爾特

From the top of the food chain down: Rewilding our world - George Monbiot














http://www.amara.org/en/videos/SMBu8OW2nSdk/zh-tw/682930/


Tags: 再野化(rewilding)、營養級聯(trophic cascade)、黃石公園、生態系(ecosystem)、生態區位(niche)、大型動物群(megafauna)、塞倫蓋提保留區(Serengeti)、冰河期、人與自然、生態演替(succession, 或譯消長)



依照慣例會比影片內容長的說明:(你剛按了<閱讀更多>不是嗎)

單位

美國使用的呎、哩、加侖、磅、夸托......統稱為習慣單位(US customary units)或英式單位(英美數字定義略為不同但相近),根本已經融入美式英語的語感之中。也就是說在美國長大,用這套單位長大,自然腦中會有概念。老美聽到公制單位,跟世界上其他地區的人聽到英制單位一樣,毫無感覺。

雖然如此,近年美國推行STEM 基礎科學教育(S:Science 科學; T:Technology 技術; E:Engineering 工程; M:Mathematics 數學)已經大力推廣學術領域的公制單位使用,以利與世界接軌,更防止發生跨國團隊合作中的誤會與資料解讀錯誤。

總之,英制單位是語言的一部分,也是翻譯的對象^^

- -
megafauna 巨型(哺乳類)動物群 [→zh:wiki]

片中所謂的巨大犰狳(armadillo)應該是 Glyptodon 雕齒獸。所謂的巨大樹懶(giant sloth),是 Megatherium 大地懶。

儘管長得很不一樣但雕齒獸和大地懶是同一目的:貧齒目/異關節目(Xenarthra),也就是說今天中南美洲,住樹上的樹懶(現存兩科:兩趾樹懶和三指樹懶)和住在地洞裡的犰狳是遠親。

犰狳只分部在南美洲,和生活在東亞的穿山甲(Pangolin,古名鯪鯉)毫無親緣關係。或說是非常遙遠的演化分支。只不過針對同樣的生態區位,日久採用共同的策略,身體構造不約而同越來越像,就是趨同演化(convergent evolution)。再來參考,背上也很有戲,也能縮成一球自保的豪豬、刺蝟、針鼴,這幾隻也是沒什麼親屬關係,但是是趨同演化的珍品。

Xenarthra另一個分支,也活在南美,食蟻獸(anteater),屬於食蟻獸科(Myrmecophagidae)。不要覺得俗名anteater就比好像很有學問的Myrmecophagidae 低級,只是希臘文字根而已:Myrmeco就是螞蟻,phago就是吃。

有時候會看到人們誤把sloth翻成樹「獺」(音踏,水獺的獺),甚至是動物園告示牌都弄錯。我是覺得翻成樹賴都比較好,賴在樹上。不,不是開玩笑,傳統中文裡稱為「獺」的動物幾乎都是豚鼠樣、水棲或陸棲的食肉動物。而樹懶是吃草的樹棲動物,混用毫無道理。

至於sloth這個英文字本身是古英語自有的字,直接從slow 轉名詞,sloth≒slowness。鋼鍊喜愛者應該也知道sloth是七宗罪之一。

再來旁徵博引些奇怪連繫:三足樹懶(Bradypodidae),brady- 慢的,pod- 足。而傳說中連宇宙都殺不死它的小動物水熊蟲(tardigrade, 緩行動物),tard- 慢的,grade- 步。耶。這是個希臘字根 [前者] 大戰拉丁字根 [後者] 的例子。

手掌骨的舟狀骨叫Scaphoid bone,腳掌骨的舟狀骨叫Navicular bone,前是希臘字根後是拉丁字根。有感覺了沒?比較難念的字根全是希臘來的:pseudo-, ptero-, psycho- 三個頭文字p 不發音的英文字根,原本在希臘文裡全是要發音的。






黃石公園生態與狼之傳說、與營養級聯

所謂級聯(cascade)是個生物化學專有名詞,指的是像漣漪又像瀑布又像骨牌一樣的抽象現象。原本cascade只是一連串瀑布的意思,但生物化學家借用來描述,某件事的觸發,經過層層遞進,規模越來越大,影響範圍越來越廣的現象。例子是神經元的傳訊,或是細胞內幾萬種分子的交互作用和信號調節。是大學「生物化學」課程裡的重要概念。

但George Monbiot的形容也很好:[The effects] tumbles all the way to the bottom, affecting every level. 啊,想像從樓梯一路滾到底,途中撞倒一堆東西的畫面。

這整段的大綱跟How Wolves Change Rivers(狼群如何改變河流)這個影片是一樣的東西,同樣是來自George Monbiot先生這些「營養級聯」演講的衍生(spin-off)影片。

這部片不只有更燦爛奪目的大自然,更有很強大的中文翻譯 [→YouTube],害我都不知道我跟另一位譯者花時間翻這部TED-ED的短講是要幹嘛?XD 用意不明,niche 狹窄啊。

平衡一下報導的話就是

狼來了!黃石公園內幾乎已絕跡的灰狼,再引回後對生態系造成了什麼影響? Jim Robbins @科學人雜誌網站

是狼拯救了黃石公園嗎? Ent @果殼網

所以平衡視聽之後,我們可以不失公允的說,營養級聯這個現象是有的,再野化也是個好方針。但是並未像宣傳故事所說,有將環境生態起死回生,回到原本生態基準線,那麼大的本領。

再野化更不是全新的東西,它接近人們一直在做的保育工作中,指標物種 加 原地復育 的精神,加上 生態網物種多樣性=生態系穩定性、以及 熱量/物質循環 的老概念,鎔成一爐。並不是突然跑出來的福音神諭,大概也不會碰巧是終極解答,也需要更多的田野調查與實踐(這話好耳熟,到底是不是我的啟蒙大神麥克‧克萊頓曾經在他某本書的序言裡說過?)。


 平行參考。另一部雖沒打著「再野化」或「營養級聯」等閃亮亮詞彙,但根本上精神是一樣的TED演說





中文和英文欠缺合理一對一關係真是很頭大。beaver會被叫海狸,應該是日本人先搞錯,棲地明明就是北美的河流濕地,這名字多不科學XD

平行參考:海狸?河狸?海狸鼠?水獺?蝦餃?





又,題外話中的題外話,小鹿斑比(Bambi)是哪種鹿,怎麼會有斑來著。稍有常識就會知道梅花鹿只有東亞有分布,難道是穿越了?

答案:白尾鹿(White-tailed deer)的幼鹿(fawn)是有白斑的,到成鹿會消失,就和班比一樣。太好了不是超自然穿越術。

其他黃石公園的幾種「鹿」--馬鹿(elk)、駝鹿(moose)、騾鹿(mule deer)都沒有斑點。





以下是翻譯學習心得:

 這部影片我的角色原本是審稿,TED翻譯流程的第二棒,原本可以是輕鬆像皮圖章,光速送交。結果發現不妙,講稿有幾處陷阱。例如說 3:46 處這一句就是現成的腦筋急轉彎、存心讓人做翻譯練習:
 'They tell us that ecosystems that have lost just one or two species of large animals can behave in radically different ways from those that retain them.'
 可以去參考簡中翻譯,這句目前他還是一個會錯意的狀況。其實只要釐清裡面的代名詞-they, those, them-分別指什麼,意思就明朗了。結果一句句篩下來就不小心大改了,真對第一位譯者不好意思。

- -
 上了幾部字幕,我逐漸學到多替讀者著想--編輯是一種病。真的!

 例如 amara 的應用介面很容易誘導人把字幕上句緊貼下句不留空子(尤其是話癆型的講者......或譯者XD),但這樣「超級字幕迴轉壽司」轟炸,如果讀者對此主題不熟悉,沒兩分鐘就累了。

 在句義已經終結、已經清楚的地方,加入一些上下句的間隔,也許增加一個神經喘息的機會,必要認知功能切換的窗口。

 可讀性差的字幕,又會落入我在「你現在時速多快」那篇comment寫的矛盾處境:看不懂的人不會想花時間看,看的懂的人--他就懂了幹嘛還看?

 事實上所有教育性影片都有這種問題,但也有現成解,那就是旁徵博引有如 Vsauce Michael 的獨家絕活「跳Tone彈簧嘴」,在一些相關主題間切換,維持觀眾「不曉得等下會看到啥」的新鮮感--好的笑話似乎也是這樣。

- -
 這影片講稿有幾處含糊--尤其是前述代名詞濫用,我火。要把100%意義翻出來就不能逐字、不能拘泥於原講者的嘴殘和表達力有限,而是要利用查證、影片中線索、加上腦補(相信我,我有腦補PhD~~)。

 講難聽,就假設每一位讀者都是 跟不上思緒、完全無法弄懂文章內部邏輯--譯者就是要幫忙人弄懂的啊!某代名詞是指啥要挑明寫出來,「因為/所以/根據某某段所說」也加註上去,還附註:讓想找證據、想瞭解更清楚的人容易發現,減低(?)時間消耗。

 我一直相信,如果我寫(分享)什麼想法,但看的人需要花比我搞懂這想法更久的時間去理解......撇除過大的智力差距......那就只能是我懂得不夠、表達力不足、不能鞭辟入裡。相當於浪費所有人的時間。

- -
 按:後來我知道,這是因為TED-ED的影片多是從完整版演說的講稿重新組合,請講者以不同語氣脈絡重新念一遍,算是再加工之濃縮版,其中截漏掉許多緩解語氣的暫停和過場段子。例如本影片就是
[TED Global 2013] George Monbiot: For more wonder, rewild the world
 十五分鐘份量的演講截出來的。這裡的短版和原版比較,多了大型動物群是什麼的解釋,少了海洋中鯨魚的營養級聯例子,只換成一個奇怪的英國海岸抹香鯨的橋段,多了DNA複製巨獸的段子。

 但長版有更多情緒共鳴點(Passionate!),也因為時間長、講題內部關聯性高,就算你腦袋放空一分鐘,還是能容易的接回脈絡。反之,短片就得全神貫注地衝刺,節省時間之餘的小缺點。)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