冷知識像毒藥,必須均衡攝取,偏食容易中毒。

我所關注的重要與不重要的事實

2019年12月27日 星期五

導讀:CGP格雷的《獨裁者手冊》

#不科學時間 #碎唸 #導讀
這次主題比科學更大條,燈燈,是政治【CGP格雷的《獨裁者手冊》】

科宅的馬麻先前苦口婆心有建議:「在網路上寫作很好,但千萬不要挾帶政治意圖,小心無妄之災。」科宅都有聽進去。

因為千萬不可以挾帶,故必須公然展現 政治意圖,讓不喜歡的網友可以趕快就不要看。好了齁,該退讚的也退讚完了,我們來聊 YouTube 解釋界四大天王 CGP格雷 2016 年推出的這影片,堪稱是現實主義政治學的一泓清流。

影片是格雷讀了《獨裁者手冊:解析統治權力法則的真相》這本書後,製作的豪華家庭號圖文解說版。18 分鐘的影片,因為太精彩,絲毫不會感到漫長。至今已吸引八百萬人次觀看,包括回鍋多次的我。

影片有中文字幕,就這個影片來說,請需要字幕的您開【簡體版】的字幕看,那版本翻譯得通順很多。
研究這個不是我想當大獨裁者——奪權過程中被轟成灰的風險太大了。我是基於很科學的理由,關於人類社會政治的「結構」和「動力學」:怎麼來的,為何如此,憑什麼這樣。

我尤其好奇,為什麼歷史上人類社會,總是以那少少的幾種組織構成,為何總會出現少數人握有大權,不成比例的結構?以少馭多的結構貌似不穩定,要怎麼成立呢?

為什麼會有功高震主、兔死狗烹、繼承危機、外戚亂政、豬肉桶政治、派系門閥、修法自肥、愚民政策?為何地球上凡是富含石油、金、鈾、鑽石等礦產,價值遠超過國民生產值的國家,底層的人無一例外都活在水深火熱之中?

為什麼權力者:君主、獨裁者,甚至民選領袖總是依照固定的模式行事——自私自利作惡多端?

非務實主義的想法可能終歸「因為那些人是自私自利的壞蛋」。但這樣的範式卻很難解釋為何有些獨裁國家即使發生平民革命,繼任者便成了新的獨裁,輪替仍制止不了酬庸、圖利、只顧自己人,只是主角換了。

但如果是去建構出一套務實的分析:搞清楚「第一性原理」,遊戲到底是在玩什麼,要角們有何動機,對彼此有什麼手段可用。我們由歷史上的權力碰撞來佐證檢驗說,是否有使得結果總是老梗的某種定律?啊可以,這很科學!

然而你說:「可我們是民主社會啊,哪有獨裁者?」

嘿嘿,在《獨裁者手冊》的兩位作者的架構中,權力的結構可以殊途同歸地分析——掌握社會最終資源分配權力的人,管他頭銜是啥,他就是王。

若是權力運作的法則使得王者必須以一貫的邏輯進行分配,才能勉強地維持他的地位(與項上人頭),那他的作為就和品德無關,而是結構造成的必然,這正是現實主義,甚至可說是一套物理,一種賽局的律法。

法則出奇簡單易懂:「沒有人能靠自己統治」。

個人的力量有限,知識有限,所以他得有下屬、幕僚,必須設法制馭住這些人,加以利用,才能一層層放大權力。重點是下屬的支持不是白給的,必須恩威並施,總得拿東西換支持。

《獨裁者手冊》作者的模型是這樣的:王靠著他的家傳統治架構,魚肉百姓收取財富,這些財富則須要花在維持他的統治架構上。付錢給士兵、官吏、祭司,讓跟著他的一干建制成員有福同享,才不會有貳心,自己晚上才睡得著覺。

因此獨裁者幾乎沒有理由把錢花在自己人以外的地方,如果做好事卻讓自己的統治基礎不穩,縱然是個好人卻定不是老練的統治者,最慘的還會危及自己看重的一切,例如竄出個競爭者因為更敢給承諾,故贏走了統治體系中的要角(key person)的支持,不夠精明的好人就被罷黜了。GG

為了避免被挖牆腳,精明的統治者常會傾向去鞏固、並簡化自己的統治基礎,削減不必要的黨羽,把那份開支改去用在刀口上。所以功臣一旦沒有用處了必會被肅清。寫出不必維護的代碼的工程師,平定了外敵的大將,素人政客的社群小編......啊沒事。

而最弔詭的是,對軍事獨裁者而言,加強國家的基礎建設(行善)反而等同自殺,理由無它——受了教育且吃得飽的人民也是有力氣反抗的人民。於是會演變成只有元首信得過的親族能獲得資源而壯大,並持續鞏固、壓迫其餘的民眾,任其無知飢餓衰弱與死亡的局面。這就是鼎鼎大名的「資源的詛咒」:當一塊土地只需要少量人負責把礦產從地裡挖出來,賣給外國人就發大財,那這些錢就篤定不會流到那土地上的一般民眾手裡,而是匯進某個瑞士帳戶。

不幸中的大幸是,這個惡劣的循環在一定程度的工業化之後會緩解,因為工業生產需要用到大量的勞工,整個社會得一起從事複雜的生產製造——可以被簡單拋下的人減少了,資源才可能會平均流動。

然後民主體制,就像館長說的,我超譯:唯有「有票」的人才會起碼不被那些被選出來的官員(制定規則的人)給故意忽略。

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,現代人人生處在的權力結構不只國家選舉政黨政治這個層次。既然人類社會是由下到上組織起來的,這套邏輯會在每一層的組織中遇到。而我們肯定是希望自己是處在能分一杯羹,被需要,不可割捨的位置。

不自己在統治結構中摻一咖,或設法證明自己的價值,現實層面上很難保不會被當屁。

這樣想來,覺得自己的權益沒受到照顧的人群就會設法彰顯自己的力量,諸如罷工、遊行陳抗、政治動員......就顯得非常科學。而明槍暗箭的各種爭執:亂,便是民主制下不得不忍受的必要一環。你若是一時自私,覺得反正不是自己受損益,便說例如:「臥什麼軌,輾過去啦」,不由分說強力要求維穩,那改天換成你的利益被忽視的時候就只能呵呵了。

科宅性格使然,我對這類根本結構的問題特別感興趣,基本上像這類分析「怎麼來的、為何、憑什麼這樣」的作品都大心。與本主題相關,我特別推薦孟德斯鳩《論法的精神》,很辣很香很好讀。

-
後記:

粉專原始貼文是 2019/12/07。搬運備份之。

後來我在聽歷史 Podcast 中,發現這有相關的經濟學領域:制度分析(Institution Analysis)和組織管理(Organizational Management)。

至於文中提到的 YouTube 解釋四大天王,我認為是這幾位大大
(←沒人問你)
1. CGP Grey - 代表作:怎麼當上教宗? 現代天主教會的組織是怎樣
2. Vsauce - 代表作:下方是哪邊? 看標題絕對料不到麥摳這狂人意在解釋廣義相對論
3. LEMMiNO - 代表作:百慕達三角洲的傳奇 對這迷思解析之清楚近似吐槽
4. Smarter Everyday - 代表作:顛倒腳踏車 談習慣與人腦學習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